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8章 有法可依

此前,益州织造局的第一批共一百台织机成功交付。

后面还有两千多台正在陆续赶制。

人员齐备,各家投资的蚕丝细麻等原材料也早已备好,立刻便开工纺织。

最好的蚕丝用于蜀锦,其他材料则是纺织成缎布。

按照约定,织造局需要先免费向朝廷提供数万匹缎布以供应军需。

原先一女子半个月才能纺织一匹布,如今用了黄氏纺织机,三天便能出产一匹,效率高了五倍。

也就是说开同样的工资,产量提高五倍,这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益州织造局是官私合营,整个经营理念与南阳纸业制造局类似。

生产方面,完全由官方管理,最高管理者自然就是诸葛亮。

刘禅之所以答应完全放权,是诸葛亮先保证朝廷从织造局税收和分红所得,优先发展刘禅的乾天卫军。

织造局所有商品都有一个远远高于成本价的出厂价。

就这出厂价,还比市场上低了一成左右,自然十分抢手。

其他股东也不会闲着,只有身为股东的各家豪强,才有资格做经销商,可以按出厂价拿货。

运到远方去销售,能挣多少各凭本事。

朝廷征收十抽一的商税,可以交钱,也可以交物。

任谁都知道,织造局的利润绝对非常可观。

每年年末进行结算,留足一个季度的生产运作成本后,其他利润各股东进行分红。

自然是占股百分之五十一的朝廷拿大头,但各家豪强能分到的也是巨款。

现在当权的是刘备,人品自然可以信任。

以后若是换一个不讲理的暴君,谁能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

这时候,即便是那些触犯过《蜀科》而被惩罚过的豪强,也摇身一变成为其拥护者了。

立法,必须立法。

他们这毕竟只是因为利益产生的逐利本能,这群从小学习君君臣臣的家伙不敢采取什么激烈的行为。

当然,这也跟刘备父子兵强马壮有关系。

因此他们采取的是进谏的方式。

大人们找上了诸葛亮,几乎是明示请他向刘备进言,开展《蜀科》修订工作。

年轻一辈则是找上了刘禅,法邈、糜照、马承等人多角度向刘禅指出法律不明的危害。

马承不在织造局任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